近況--象棋篇
所謂的忙,不是有太多的工作
而是有太多太多紊亂的思緒充塞腦海,
太多太多問題縈繞,所以在理出個大概之前不能好好下棋
現在只為在棋力的增長上的瓶頸,要如何才能突破下功夫
思考自己的不足和弱點,加以改善
我聽了很多關於梁遠忠師兄如何突破的經驗和總結
也努力地苦鉆各類關於象棋理論的棋譜
我明白要突破先要對象棋有新的認識
發掘自己思考方法上的缺失,開展一個新的思維模式,
看過一句改杜詩的「棋路漫漫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道出了所有棋手的執著,真是「非常喜歡非常惱,不著棋人總不知」啊~!
最後到現在終於稍有眉目了.....
還有在思考對策論(或稱博弈論,遊戲理論,英文為Game Theory)
當中有關信息收,發,傳與象棋決策的關係
因為我一直未得一睹黃少龍(國家中國象棋大師)
的名著《象棋對策論》的盧山真面目,唯有自己思考想像了
因為象棋的決策是一種不同時的全面信息博弈
再加上象棋決策受局限於人腦思維能力的限制,
所以是依從一種非理智的方式決策,
即是說總會在不同程度上犯錯
而信息的全面透出,建基於棋手對棋子走法和吃法
是公共知識(common knowledge)
但對手的想法卻不象棋勢和棋步一樣是在棋盤上一目了然的
對於信息的傳遞,是在每一著下出時進行的,
雖然盤面一目了然,但各人對棋勢的信息解讀和認識卻盡有不同
以至一些開局,殘局的優劣勝和的認識,
及深層的棋規問題,都不是公共知識,
而這些信息之間的流通與否,造就了絢麗紛呈的精彩對局
從非理智對策論出發,下棋成為了一個如何增加對手犯錯機會的同時
盡可能減少自己犯錯的問題
在開局中,佈局的選擇方向,與所謂佈局意圖訊息有密切關聯,
是以減少自己的佈局意圖訊息的洩出,增加可變化的方向
是一種令對手混亂的策略
另一方面,盡早定下佈局的方向,可以減低對方打亂自己佈局的可能性
則有助於減少已方犯錯.....
有利必有弊,如何決擇還端視乎實際對對方佈局意圖認識的多寡而依形勢轉變策略
這是一種對立辯證的思維,而且在象棋中無處不在
以上似乎是一項很基本而無棋手不曉的原則了,
雖然我也不太清楚自己在說些甚麼.....
進入中局,我認為既然棋手一定會犯錯,
不可能要求每一手都下出最好著法,而且局時上也不允許頻頻長考
三國演義中,司馬懿在和諸葛亮對陣時,用的是一種「忍」巧瓵蚹�,是一種刃加於心的痛,是很難堅持到底的
對於沒有把握的,永不犯險
是以司馬懿會中了所謂的空城計
當然這也建基在孔明和仲達兩者的知己知彼,
還有孔明知彼之知己的信息處理和心理戰上
危機危機,有危才有機,有機便有危,
究竟是危是機,要在短時內決策,
我認為既不可能不切實際地苛求把握每一次機會
那麼留得青山在,只要取得一次決定性的勝利便足夠了
小心一萬次也不嫌多,疏忽一次便足致命
觀乎楚漢相爭,劉邦屢敗屢戰最後九里山一戰成功,
創漢四百年之大業
如果給每一步著法加上分數,一局棋中,
只要平均分能比對手高,便足夠獲勝,
要求完美的100分,不可能實現
當然,條件是不能有一些過差的著法,
給對手擊中致命的機會
這裡的平均,比起算術平均,幾何平均甚至調和平均也許更有意義
而分數的標準差不能過大,才算得上是一個好棋手
也許校內我的棋力相對不少同學,學弟,給人一種高不可攀的印象
但我自己清楚,身在學界,我只是一個笑話,一個笑柄而已
畢業了,在學界的日子也完了,如今,也許只能身為一個過客回顧這段日子,
可說是「開心傷心痛心齊嘗透」(生命有價)
活著的確是奇妙,到今朝嘗透一切,
卻只能帶著一股對自己,對觀瑪象棋恨鐵不成鋼的歎息痛恨而離開.....
不久之前,我第五次代表觀瑪參加校際決賽
似乎又破了一項學校紀錄
應該是近十年首度連續兩屆三甲不入的紀錄.....
與伍師弟一起把責任往身上攬,互相安慰.....
早些陣子,我才無意中找到了當年楊民光,陳振杰,戴振宇尚在聖言的戰績和盛況
對比如今的沒沒無聞,實在太令人惋惜了,令人擔憂觀瑪的將來又會如何?
因此,我只能更深切地反思自己的不足和缺失,
我棋步的分數一直不是很高,但狀態不穩卻是致命之處
這應該和心理質素有關?記得棋魂中有一句:
「情緒控制是一門可以經由訓練而掌握的技術!」
另一個發現到的問題,就是我理想和現實的棋風大相庭徑
從一個國際象棋的網站上看到一篇文章
我想要的棋風是戰略--審局型
即以戰略目標為大前提,形勢作分析從而決定著法
但我現在卻是計算--戰術型,是完全和理想的相反
深入思考一些盤算中的戰術,為求成功實施戰術目的
甚至到了一個妄顧形勢的地步,沒有對計算出的棋形作分析和判斷
對戰略方向的謀勝求和,攻守緩急也沒有清淅明確的目標
有時只不斷加強盤面的張力,
而沒有思索達成一階段的戰術目標後
雙方的棋子都鬆散時再重整結構也不遲的可能性
也不知道以上兩點是否已抓住問題的重心了呢?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